一、论语中的成语
1、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2、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爱读经”与你一起,感悟经典、品味人生
4、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5、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6、原句:《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欢迎关注“22号公馆”
10、(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1、(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1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5、成语释义: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16、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17、(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9、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0、各得其所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基本释义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二、论语中的成语归纳
1、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2、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3、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4、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5、这句话是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看上去这句话讲的是为人处事的智慧之道,然而这句话背后实际上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
6、(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7、《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8、解释:恭:恭敬;礼:礼节。
9、书中的话,往往形成人们终身受用的座右铭,使人在委屈时沉潜努力,在顺遂时谦虚收敛。据统计,光是出自《论语》的成语就有115个之多。
10、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1、教育部最新通知:9月1号,中小学生将面临大变革!
12、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3、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
14、(3)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15、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16、不舍昼夜:日夜不停。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逝者如夫: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疏食饮水:吃吃粗粮,喝冷水。(在上文中不小心打错了)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17、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8、(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19、(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三、成语论语中的成语
1、(1)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
2、见到应该做的事情就去做。
3、(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4、这里,孔子认为子贡学习的还不够完美,只能算成“器”,而达不到成“仁”的境地。
5、(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6、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8、(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9、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10、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器”,字面意义上指器皿,这里引申为“像器皿一样具有特定的用途”。“君子不器”就说的是——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具有特定的用途。因为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种道德性的学习,范围是很宽泛的,其目的是使人成为有“仁德”的人,如果一个人只学习了某种技能,那他就不能达到“仁德”的境地。比如有一回,孔子的学生子贡就问孔子:
13、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
15、(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6、在《论语》中“一言以蔽之”的用法和今天一样,用于概括、评价某事某物。这里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概括,《论语注疏》中这样提到——“一言以蔽之”者,蔽,犹当也。古者谓一句为一言。《诗》虽有三百篇之多,可举一句当尽其理也。“曰:‘思无邪’”者,此《诗》之一言,《鲁颂•駉篇》文也。《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
17、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8、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以上“论语中的成语(论语中的成语归纳59句)”由伤心句子网小编整理发布,更多优质伤心句子网,尽在伤心句子网(juzizhaichao.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