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十则教案
1、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演读法。
2、生(很兴奋地):是的!有一个故事叫“曾子杀猪”!
3、《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4、师:我想请问同学们,“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
5、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6、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7、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非常好!咱们温江中学的孩子真是很智慧!
8、师:“言”是什么意思?
9、《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教学设计
10、师(笑):是曾子的妈妈吗?
11、师:在箭尾上装上羽毛,有什么用?
12、然后可以顺势学“温故知新”和“学而思”和“博学笃志”和“三人行”以及“好之乐之”五则,这都是和第一则前两句相关的。其中像“三人行”、博学笃志、好之乐之这三则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谈谈。比如你到新班级新学校一个月了,有没有从班里班外哪个同学哪个老师那儿看到了什么“善者”呢?
13、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14、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15、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16、师:对于孔子的解释,你有怎样的理解呢?
17、解读: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18、生:我觉得做大事的人要有广阔的胸怀,要耐得住寂寞。没人了解我,我也不必去人群中凑热闹。
19、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
20、在孔子之前,君子是指身份高的人,是贵族。君子的本质是血统、身份、阶级。
二、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师:很好,对于孔子的话,颜回没有一句不喜欢。他句句都喜欢,句句都奉行,这样就没有碰撞啊,就没有切磋啊。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远方来的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说,才能促进自己开拓和提升,所以“有朋自远方来”,孔子才会“不亦乐乎”啊!其实同学们刚才都已经说出来了,老师只是用孔子自己的话来印证你们的正确!那么,关于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自己又有怎样的解释呢?(点击PPT):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君子怕的是什么?
3、圣人、仁人、君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生:因为一直到死才能停止。
5、师:用来思考,结果怎样呢?
6、师:谁来为我们解释一下?
7、集体通读,整体感知
8、在理解字词,懂得翻译的基础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样。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名师课堂丨熊芳芳《〈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11、“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12、生:就是要能够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加给别人。
13、翻译这两则《论语》。
14、示例: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15、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16、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17、生(齐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8、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找智慧。请你积累五则课本之外的《论语》名言,和大家分享。
19、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0、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三、论语十则教案幼儿园
1、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2、“仁”(道德规范,对个人而言);“礼”(政治秩序,对国家而言)。
3、第六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4、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生:古时候的人是很讲究“话不投机半句多”和“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他们需要知音,需要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一定会很快乐。
6、生:也不对。有些东西是他所喜欢的,但不一定对他有益,甚至可能有害。
7、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8、(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9、生:学了知识之后,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很有意思。
10、师:他还说(点击PPT):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什么啊?
11、师:很好。孔子最欣赏最疼爱的颜回去世了,颜回的父亲颜路来向孔子提出一个请求(点击PPT):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先进》)颜路可能想,我儿子是夫子最喜爱的学生,现在他去世了,夫子一定肯在安葬方面给我一些援助吧,于是请求孔子卖掉自己的车,为颜回买什么呀?
12、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13、生:人都有自己的私欲,虽然他不射归巢栖息的鸟,但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鸟,都是生命,孔子这样做,让我觉得很失望。既然要射鸟,就不要打着“仁爱”的旗号,宣扬那些所谓的主张。
14、师:很好!互补,所以能够彼此促进和完善。
15、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6、师:非常好!那么“镞”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砺”字来理解。
17、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道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18、华图——19年教师抢先入编计划
19、譬如为山平地,持之以恒
20、不亦悦乎(yuè)传不习乎(chuán)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四、论语十则教案小学
1、扫一扫关注我们,初中语文有求必应。
2、师:就像颜回,孔子曾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颜回对孔子的话从来没有一句反对和违背的,顺从得近乎愚蠢。所以有了从远方来的朋友,就一定会有一些新鲜的学术空气。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重点句子的翻译。
5、同学们,我们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
6、师:“时”是什么意思?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8、生: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他找到知音了。
9、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10、无论是古代的亚述,还是中古的蒙古帝国,大国征战是免不了的手段。但是周在接替商之后能够不挖人的祖坟,让人加的宗族得以延续,拜访出世的隐者,这是我们的归化政策,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11、师:太棒了!最高境界的谦虚应该是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可以学习的东西,是吧?当然,我们也不必去苛求孔子。他能够做到这样谦虚已经很不错了,他的谦虚源于他的四个原则(点击PPT):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谁能解释一下?“毋”是什么意思?
12、师:很接近了,很好。自讼,就是自己审判自己,自己责备自己,也就是“内自省也”。孔子在这里说:“完了呀!”也有人翻译为“算了吧!”,“我从没见过能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内心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人”。前面说“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却又说没见过一个能自省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3、赏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14、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5、从课文能得出君子尚俭、敏捷、谨慎、善于自省、直率坦荡、能抵制诱惑的品质。但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能代表中国集体人格的君子只有这些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得做点补充。
16、生:既讲学习,也有与他人的交往方面。
17、夕:在晚上,名词做状语。
18、②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19、师:非常好!所以这句话讲的其实是“为政”方面(板书“为政”)。因为统治者不了解他,不重用他,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对自己说:不要生气,不要急躁,我还需要做得更好才行。第一则,讲的就是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学、为人、为政。下面我们看第二则(点击PPT),一起读。
20、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
五、论语十则教案高中
1、(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2、但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道德品行的要求使得后世人们对于君子的要求不再是血统与身份,而是言行品性。出身不再决定你的本质,而是你的选择。
3、师:对,颜回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他曾经这样描述孔子(点击PPT):“仰之弥高,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意思是说,我越看他越觉得高大,我越钻研越觉得他钻研不透,明明他就在我前面一点儿的,转眼我就落下很远,追也追不上了。呵,在他眼中,孔子就像是一个神。不仅颜回如此,有个地方官也曾经向子贡打听孔子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才,但是孔子自己怎样说呢?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这个“贱”是什么意思啊?
4、师:非常好!对于《论语》,还有另一种评价(点击PPT):和迁哲郎:孔子是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和迁哲郞是20世纪日本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怎样理解他的这句话呀?
5、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6、听录音,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7、导师无限学:10月31日前团报仅需6800
8、师:很好,通假字。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哪,发愤起来就会怎样啊?
9、师:咱们温江中学初一9班的孩子真可爱,都很热爱学习啊!有没有哪位同学说:哎呀,学了知识还要天天复习,真是又苦又累啊!(学生齐笑着看向一男孩)呵呵,大家好像都在看某一个人?(男孩羞赧地笑着摇头)嗯,咱们温江中学初一9班的孩子一定个个爱学习,像孔子一样!好,让我们看他的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有朋友从远方来,他就会很快乐呢?
10、师:太好了!因为有分歧,有碰撞,才会有新的火花。孔子身边的弟子都把他当作圣人来崇拜,可以想象,能够给他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多不多?
11、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12、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13、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14、生:物质的形式并不重要。
15、师:对,很好,孔子做过仓库管理员,做过放牛娃牧羊人,孔子出生时他父亲已经很老了,所以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要照顾有残疾的哥哥,承担了很多的生活重担,所以他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他告诉我们,他只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人罢了,是少时的贫贱磨练了他,造就了他。伟人的真实比他的伟大更动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今天要学习的《〈论语〉十则》中的第一则。
16、介绍孔子及《论语》。
17、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8、师:对!孔子说,这是你做不到的啊,我也做不到啊,是人都做不到啊!这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最高标准,不是我们可以完全做到的啊!我们不能停留在动物本能上,我们也永远达不到神的境界高度,但我们必须向着那个高度去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在路上的过程。这就是和迁哲郎所说的那个“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的孔子,那个从未把自己摆在神坛上、也绝非道貌岸然的孔子,很多时候他会袒露自己生命当中真实的软弱和困惑,却仍然执著地走在那条追求的道路上。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课后读一读《论语》,去认识一个真实的孔子。下课!
19、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20、师:嗯,曾子关注“忠”,关注“信”,关注“习”,“传不习乎”呼应了第一则中的哪一句话啊?
六、论语十则教案
1、教学要点师生合作示范探究《论语十则》。
2、师:如果别人伤害了你,或者误解了你,你很生气但你忍着不表现出来,是不是已经够君子了?
3、(3)不亦君子乎(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4、师:说得非常好,但是,孔子还说过一句话(点击PPT):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子罕》)“讼”是什么意思啊?
5、师:嗯,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点击PPT):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这个“不”字怎样读啊?
6、语句。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7、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以下为预设)。
8、但是内涵不好懂,文化更不好懂。
9、(交流点拨)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10、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11、⑤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其他章节的意思,将不懂之处圈出来。
13、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山东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14、译文:孔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朝:在早上,名词做状语。
18、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
19、........................
20、师:非常好!跳出了主观的角度、自我的立场,不要过分把眼睛盯在自我上,老觉得我需要别人来了解,老觉得我需要被别人重视,被别人崇拜仰望,我也需要怎样啊?
1、师:很好。只有做到了这四点,才可能真正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齐读下面一则(点击PPT)。
2、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3、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4、生:“砺”是磨的意思,那么“镞”就应该是箭头了。
5、(14)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
6、(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
7、请概括各章所蕴涵的道理。
8、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师:很好,生命结束,才能停步。生命结束,才能下结论。所以《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点击PPT):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泰伯》)曾子重病将死时,把弟子们全都召来,对他们说: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一辈子小心谨慎,却不一定能够保证不犯错,保全身体不受刑罚,但是现在我快要死啦,从今往后,我可以避免这种危险啦,孩子们啊!你们知道吗?人只有到最后才能肯定地说:我保全了从父母而来的身体发肤,我保全了我的道德没做过什么亏心事。请问,在生命结束的前一个月,前十天,甚至前一天,能不能说这样的话?
11、生:通假字。通“智慧”的“智”。
12、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13、师:很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解释?
14、师:嗯,是记录这个不平凡的人的思想的书。人们怎样评价这部书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15、大家知道吗,外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随后趋于平稳。所以,我们同学复习时最好能在遗忘大量开始前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课文,几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这个原理,还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掌握牢固了,还不容易领悟出新的知识吗?所以啊,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最好反复思考、定期复习,这样容易有所心得,有所体会。这么好的一个方法,大家如今学了一定要会运用才不浪费哦。
16、学习方法:(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按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分成十个小组,一个小组讨论、探究其中的一则。要求:小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一人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然后轮流解读。
18、(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孟子继承了仁,荀子继承了礼,各自发扬光大,然后又被历朝历代合而为一。
20、师:谁能解释“弘”和“毅”?
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3、初中《语文》第1册人教2001年版
4、仁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底色,稳重、长久,是仁需要坚守的原则,智(知)是我们灵感的迸发,随岸赋性,是我们漫漫人生中偶尔闪烁的火花。
5、师:嗯,可能下一顿连饭都没得吃,他也不会在意。至于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恐怕也不会令他忧愁了。读书读到乐处时,他会忘记一切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说明在学习中不知不觉……
6、事件回访:狭路相逢烟花互射激战4小时,广西玉林两家婚礼变闹剧
以上“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案设计146句)”由伤心句子网小编整理发布,更多优质伤心句子网,尽在伤心句子网(juzizhaichao.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