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来源(诗歌的来源与发展历程简述84句)

一、诗歌的来源

1、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

2、从前一般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大半从历史及考古学下手。他们以为在最古的书籍里寻出几首诗歌,就算寻出诗的起源了。欧洲人以为《荷马史诗》是他们的“诗祖”,因为它在记载下来的诗中间最古。近代学者又搜罗许多证据,证明《荷马史诗》是集合许多更古的叙事诗和民间传说而做成的。那么,西方诗的起源不在荷马而在他所根据的更古的诗了。

3、4)、司马迁在《史记.周本记》中说:“共王崩,子懿王囏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4、《上海滩诗叶》唱和诗人航母群丨

5、抒情性是诗歌的最基本特点.诗总是表达强烈情感的,屈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表现的是屈原高尚情操和矢志不移的精神。

6、战国时期的楚国伟大诗人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四言发展到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7、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与格律有关的是“韵”(rhyme)。诗歌在原始时代都与乐舞并行,它的韵是为点明一个乐调或是一段舞步的停顿所必需的,同时,韵也把几段音节维系成为整体,免致涣散。近代徽戏调子所伴奏的乐声每节常以锣声收,最普通的尾声是“的当嗤当嗤当晃”,“晃”就是锣声。在这种乐调里锣声仿佛有“韵”的功用。澳洲土著歌舞时所敲的袋鼠皮,京戏鼓书中的鼓板所发的声音除点明“板眼”(即节奏)之外,似常可以看做音乐中的韵。诗歌的韵在起源时或许是应和每节乐调之末同一乐器的重复的声音,有如徽调中的锣,鼓书中的鼓板,澳洲土著歌舞中的袋鼠皮。

9、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所以算是真正的诗的起源。

10、回答:以生活经历、渊博知识积累、丰富想象等为基础,主要还是借景入情,以景衬情。如:《登鹳雀楼》

11、说诗歌的产生,就要说到生产劳动。

12、持“群众合作说”者以德国格林兄弟(J.andW.Grimm)为最力,美国查尔德(Child)和加默里(Cummere)把它加以发挥修正。依这派的意见,凡群众都有一种“集团的心”,如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所主张的。这种“集团的心”常能自由流露于节奏。例如在原始舞蹈中,大家进退俯仰、轻重疾徐,自然应节合拍,绝非先由某个人将舞蹈的节奏姿态在心里起一个草稿,然后传授于同群的舞者,好像先经过一番导演和预习,然后才正式表演。节奏既可自然地表现于舞蹈,也就可以自由地表现于歌唱,因为歌唱原来与舞蹈不分。

13、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14、写好了格律诗行数短,单行字少,读之又顺口。

15、商有文字,多为甲骨文,更多为卜辞,可以在《易》中得见。《易》中有民歌,比如“渐”卦里有“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已经接近于押韵了。

16、在中国歌谣里,我们也可见出同样的演进阶段。最好的例是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里所引的越中儿戏歌:

17、旧约中五卷诗歌书对神的珍赏

18、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9、“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先民的诗歌,从个人的主观与对事物的理解出发,表达个人的情感、寻求自我的释放,将时空、季节、大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情感相联系,后来,发展到“诗者,民风升降之龟鉴,政治张弛之本原也。”

20、群众合作诗歌的程序有种种可能。有时甲唱乙和,有时甲问乙答,有时甲起乙续,有时甲做乙改,如此继续前进,结果就是一首歌了。这种程序最大的特色是临时口占(improvisation),无须预作预演。

二、诗歌的来源与发展历程简述

1、11月30日边义谈诗的起承转合

2、汕头大学退休编审王治功

3、比如:1)弹歌|佚名〔先秦〕

4、总而言之,诗或是“表现”内在的情感,或是“再现”外来的印象,或是纯以艺术形象产生快感,它的起源都是以人类天性为基础。所以严格地说,诗的起源当与人类起源一样久远。

5、内容提要:本文证明诗字的结构,不是从言从寺的形声字,而是由三个形体构成的会意字。左旁是張扬双臂跳舞的独体象形;右旁上体是祖先、神灵牌位的标识,下体是高举灵牌的人手。若此,诗当是载歌载舞祭拜祖先、神灵中的唱词。其次证明,中国诗歌起源于原始群末期,向母系氏族过渡初期;世界最早的叙事诗诞生在中国。最后,讨论了诗歌的要素、结构、定位、及本质。

6、第二节说,祂所给的得救证实,远超我们的赞美。直到今天我能对祂所给的得救的证实,我仍能这样的在羊群中,这一个证实是我赞美不尽的,因为,每当我想到祂所给我们的救恩,我的心就直指天上的座位。一想到我的得救,马上想到主在天上的那一幕。那一幕是在作什么呢?乃是父的爱子,作了我们永远不变的寄托。在宝座那里(请记得唱的对象是父),祂成了那一个永远的祭物,祂成了我们永远的信靠,祂成了我们永远不变的寄托,使我们得救到永远、称义到永远。无论我刚强或软弱,祂作了我不变的信托,父阿!为了这一个,你能将生命分给罪人,祂能为罪人谋解脱。在羔羊神的宝座,父能将生命分给我们,为什么?因为子为我们谋解脱。这是为着以过我们里面满了赞美。

7、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8、对于这个问题,众口同声地回答:“诗歌是表现情感的。”这句话也是中国历代论诗者的共同信条。《虞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语:“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所谓“志”与“意”就含有近代语所谓“情感”(就心理学观点看,意志与情感原来不易分开),所谓“言”与“达”就是近代语所谓“表现”。把这个见解发挥得最透辟的是《诗·大序》:

9、4月12日叶儿成语入诗浅谈

10、麟之角,振振公族,吁嗟麟兮!

11、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2、先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语言是伴随着生产劳动产生的,文学和创作也是伴随着生产劳动而产生的,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当然亦是如此。

13、在中国,搜罗古佚的风气尤其发达。学者对于诗的起源有种种揣测。汉郑玄在《诗谱序》里以为诗起源于虞舜时代:

14、6月28日吴顺珍谈中国文学的魅力

15、shicibaijia@1com

16、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后来变成它的传统的固定的形式。把这个道理认清楚,我们将来讨论实质与形式的关系,就可以省去许多误会和纠葛了。

17、白居易在仕途失意时,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也是作诗,《琵琶行》就是说明吧!幽怨琵琶,如泣如诉,深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就有了“座中涕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慨叹。

18、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harmony),舞蹈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舞蹈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19、现在姑举最著名的澳洲土著“考劳伯芮舞”(Corroborries)为例。这种舞通常在月夜里举行。舞时诸部落集合在树林中一个空场上,场中烧着一大堆柴火。妇女们裸着体站在火的一边,每人在膝盖上绑着一块袋鼠皮。指挥者站在她们和火堆之中间,手里执着两条棍棒。他用棍棒一敲,跳舞的男子们就排成行伍,走到场里去跳。这时指挥者一面敲棍棒指挥节奏,一面歌唱一种曲调,声音高低恰与跳舞节奏快慢相应。妇女们不参加跳舞,只形成一种乐队,一面敲着膝上的袋鼠皮,一面拖着嗓子随着舞的节奏歌唱。她们所唱的歌词字句往往颠倒错乱,不成文法,没有什么意义,她们自己也不能解释。歌词的最大功用在应和跳舞节奏,意义并不重要。有意义可寻的大半也很简单,例如:

20、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的诗、歌与乐、舞是属于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三、诗歌的来源有哪三种说法

1、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诗歌形式。

2、第二个假定错误,因为诗的原始与否视文化程度而定,不以时代先后为准。三千年前的希腊人比现在非澳两洲土著的文化高得远,所以荷马史诗虽很古,而论原始程度反不如非澳两洲土著的歌谣。就拿同一民族来说,现代中国民间歌谣虽比《商颂》、《周颂》晚二三千年,但在诗的进化阶段上,现代民歌反在《商颂》、《周颂》之前。所以我们研究诗的起源,与其拿荷马史诗或《商颂》、《周颂》做根据,倒不如拿现代未开化民族或已开化民族中未受教育的民众的歌谣做根据。从前学者讨论诗的起源,只努力搜罗在历史记载中最古的诗,把民间歌谣都忽略过去,实在是大错误。

3、“诗”,是言+寺的组合,大多数人以“诗言志”来解读“诗”字,但其实,诗的本义是“寺人之言”(王安石语),这里要了解古代的“寺人”的身份与特定的所指,寺人是宗教祭祀的主持人,也是史官之长,古代寺尹文化中,他是祭司,相当于现在外交部或文化部的官员。

4、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博托库多(Botocudo)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字。近代欧洲文ballad一字也兼含歌、舞二义。抒情诗则沿用希腊文lyric,原意是说弹竖琴时所唱的歌。依阮元说,《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惠周惕也说“《风》、《雅》、《颂》以音别”。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名,都是以乐调名诗篇。这些事实都证明诗歌、音乐、舞蹈在中国古代原来也是一种混合的艺术。

5、同样的情形还有白居易。我们了解的范进,经历了30多年科举之路的艰难跋涉后,54岁的时候,也就中了个举人,还喜极而疯。白居易在29岁就中了进士,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大唐王朝,中进士的人都要在西安的大雁塔上题下自己的姓名。这时候,白居易就作诗了,他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以此,来表达自己快意的心情,纪念生命的高光时刻。

6、7月26日邓国琴丁芒先生作品欣赏2

7、0动笔写作和反复修改的过程,就是力求语言美、节奏韵律美的过程,就是力求更好的过程。

8、10月26日邓国琴晨崧导师作品赏析

9、8月16日余一谈谈诗歌的起源

10、到了隋唐时期,诗风达到新的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初唐四杰等等天才,后面到了武则天时期,宋之问沈佺期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如果诗歌按一定的音阶规律进行创作,会取得更好的声音效果,所以他们奠定了绝句律诗的格律问题。

11、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就有大量的精美的民歌出现了,大部分都与劳动生产男女爱情有关。当时的统治者为了了解民间的风土人情主动收集这些民歌汇编成集,就产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2、千年之前,他们内心世界春风骀荡,天高宇阔的那一刻,让现在的我们想来,依旧心潮逐浪。

13、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14、诗歌虽已独立,在形式方面,仍保存若干与音乐、舞蹈未分家时的痕迹。最明显的是“重叠”。重叠有限于句的,例如:

15、承认“诗”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那它就具有社会意识的共同本质与特征。

16、诗歌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主恢复中的诗歌更是仅次于圣经的经典,绝大部分的聚会,都会唱诗歌,藉着唱歌挑旺我们的灵,也藉着诗歌为信息的负担、主的说话铺路,它也是生活中与主亲近最好的凭藉。但是少有人真了解每首诗歌的背景,作诗者的负担、经历和它要给我们的启示。为了拔高聚会中的唱诗,生活中的爱诗,在一切环境中的经历诗,自本周起,特辟一专栏介绍诗歌,以帮助圣徒。此次先以台中全时间追求的一篇关于诗歌的信息为起头,盼能引起您的共鸣。

17、第三是“衬字”。“衬字”在文义上为不必要,乐调曼长而歌词简短,歌词必须加上“衬字”才能与乐调合拍,如《诗经》、《楚辞》中的“兮”字,现代歌谣中的“咦”、“呀”、“唔”等字。歌本为“长言”,“长言”就是把字音拖长。中国字独立母音字少,单音拖长最难,所以于必须拖长时“衬”上类似母音的字如“呀”()、“咦”(e)、“啊”(o)、“唔”(oo)等以凑足音节。这种“衬字”格是中国诗歌所特有的。西文诗歌在延长字音时只须拖长母音,所以无“衬字”的必要。

18、南梁时期,诗分化成了三种

19、这就是说,诗歌是伴随着生产劳动产生的,人们作诗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

20、中外文艺名家l中华网络诗刊|

四、诗歌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1、狸狸斑斑,跳遍南山。南山北斗,猎回界口。界口北面,三十弓箭。

2、点上面的蓝字“诗词百家杂志社”关注我们哦!

3、少卿l彭彪l梦飞l山越夫

4、英语现代主义诗歌的源流史诗源(摘要)一国文学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现代主义诗歌起源于法国,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先声。

5、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6、原野l池朝兴l朱荣兴l黄山松

7、7)、“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

8、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所以算是真正的诗的起源。诗最辉煌的时代是唐朝。词于初盛唐时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宋是词的鼎盛时期。

9、8月23日邓国琴丁芒先生作品欣赏3

10、离开身体苦酒满杯;活在主里喜乐洋溢

11、唐朝的中晚期也有很多诗人开始写词,为宋词做了一些铺垫。五代十国时候,好的诗基本没有,但却出现了唐后主李煜,冯延已这样的词艺术宗师级人物。后面过渡到宋时期,欧阳修,苏东坡,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等等再次把宋词推向了一个艺术最顶峰。扩展资料:唐朝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如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边塞诗称著的岑参、高适、王之涣;以风景诗著称的孟浩然;特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诗圣的杜甫以及民众诗人白居易等等,如同灿烂的群星,光辉千秋。

12、我们无数次梦回的大唐,那是一个诗的王朝、诗的王国、诗的时代,而诗却不是唐的专利,就像我们说词不是宋的专利一样。

13、2月1日刘成宏文心养江山

14、在整个旧约看见神在人身上一步一步的作、精心制作的工作。在亚当身上,我们看见神的救赎;在亚伯身上,我们看见亚伯承继了亚当所看见的异象,走了蒙救赎的路而往前去;在以挪士和他的爸爸塞特身上,我们看见人因着呼求神而卸下了人虚空的重担,得着神而被神充满。在以诺身上,我们看见呼求神的人与神同行,呼求成了他的呼吸,成了一个离不开的活活的人位。在挪亚身上,我们看见与神同行的人与神同工─建造方舟,结束那个世代,带进全家的得救,成了新造的族类。这一切的历史,这个所有的过程我们都看见神在人身上精心、有步骤、有经纶的一步一步的工作。

15、(摘自台中市召会周讯第912期)

16、①它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的诗就是诗的起源。

17、朱自清在《中国歌谣》(清华大学讲义)里另引一首,也是现在流行的,不过与周作人所引的不同:

18、46岁的孟郊在进士及第后,同样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歌。

19、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0、此外在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加上道家的、佛家的相互融合,诗学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形态与美学品格:哲学思辨上的得意忘象、越名任心的精神追求、象外求象的审美转换、诗外之旨的笔情意趣,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继承自《诗经》以来的光辉传统,必将指导与促进我们今天乃至今后的诗歌发展,这既是源也是流,渊源流传,经久不息。

五、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起源

1、昔葛天氏乐词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

2、有应用到全章的,例如:

3、诗词百家杂志社|上海新诗苑l

4、第诗歌,因它带着押韵、带着对句、带着许多的节奏,以至于它能成为口诀,而长久的流传,没有什么东西比诗、比歌更能流传了,连小孩子们都能朗朗上口。他可能暂时不懂,但因着有那一个节奏、押韵、对句而产生的发表,以致于它就能够流传。连圣经也是这样,摩西在申命记里讲讲就唱起歌来了,他作歌就是为了要把他的临别赠言放在歌里面,流传后代。

以上“诗歌的来源(诗歌的来源与发展历程简述84句)”由伤心句子网小编整理发布,更多优质伤心句子网,尽在伤心句子网(juzizhaichao.com)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